西安美术学院 赵农教授 主持
10月16日,由美术学院主办的美的沉思系列讲座之四十三--平民政治时代的文化空间与艺术故事在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广州美术学院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院长兼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组委召集人尹吉男教授主讲。美术学院各专业师生二百多人到场聆听,西安美术学院赵农教授主持。
广州美术学院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院长兼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组委召集人尹吉男教授主讲
首先,尹先生就“平民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阐述。他简洁明了地提出平民文化的特征:本质是白话,即现代汉语。过去在贵族时代、文官时代,人们使用的是文言文,进入了平民时代后,现代汉语开始普及。他提到毛泽东就有两套语言,在政治著作里用的是现代汉语,而个人写诗创作时则用的是文言文。随后,尹先生开始正式谈及我们的社会进入平民文化时代的改变。要进入平民时代,必然要打倒贵族,那么贵族是谁呢?尹先生回忆起小时候,人们积极打倒地主,打倒走资派。在旧社会,地主是迫害穷人的,那个时候人们的阶级意识很强烈,打倒一些人就换一个时代,这就是革命。毛泽东说过,革命就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暴力的行动。而进入平民时代,则意味着要消灭阶级。因此,进入平民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阶级的变化。除此之外,还有语言形态的变化以及新文学运动的产生,新文学运动的产生则是和表述语言相匹配的现实主义行径。尹先生谈到了自己小时候要学习许多古诗文,那个时候新诗歌形式已经产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很多当时的“禁书”——新诗歌,感到震惊又兴奋,由此可见,语言形态的变化是平民时代文化的一个很大的特征。
既然中国是个高度平民化的社会,而平民时代的艺术和语言是写实的。在天安门广场的城楼上,中间是毛主席画像,左右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标语。首先,毛主席画像是高度写实的,画像左右的标语也体现了我们的国家意识和种族意识,显现出我们的国家形象的同时又包含着世界概念。表现出新中国以平民为主体,并且有着很强的民族意识。和中国不同的是,欧洲以前并不是民族国家,不强调民族语言,在中世纪的时候是在思想上统一,天主教是他们的思想基础。当新教出现时,欧洲文化共同体分裂,这时其国家转型就很困难。而在中国并不复杂,只要将白话文替代文言文,再加上历史的支撑即可。比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就以浮雕的形式宣传了中国近代的革命史,在国家博物馆内也梳理展示了中国的革命史和近代史以及历史上的伟人、数次农民起义的英雄。这些是平民时代文化和美术的重点表现之处,此时的艺术宣扬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国家的认同感,因此天安门广场是高度国家化政治化的场所。除了这些,平民时代的文化和美术还表现了现代历史及劳动模范,中国当代艺术中有很多的平民题材。尹先生给大家展示了一些他精心挑选的许多平民时代的美术作品,大多数以平民作为创作材料。这些作品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国平民时代的文化和美术特征
现场互动
现场互动
讲座结束后,尹吉男教授与在场听众进行了学术互动与交流。针对大家提出的相关学术问题,他都以严谨的思维、开放的视野、自身丰富的经验以及幽默的语言给予了细致的回答,令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受益匪浅。尹吉男教授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及“平民化”的报告赢得了观众深深的喜爱和经久不断的掌声。
尹吉男,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教授、中央美院人文学院院长,是著名的艺术史学者、当代艺术评论家、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专家,是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国家级特色专业带头人,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学系特聘教授、故宫博物院古书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他的主要著述有《独自叩门》、《后娘主义》、《关于淮安王镇墓出土书画的初步认识》、《明代后期鉴藏家关于六朝绘画知识的生成与作用》以及《董源概念的历史生成》。目前为国家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国家教材《中国美术史》首席专家。